Our augmented selves: The promise of wearable computing

2013 — THE DAWN OF WEARABLE COMPUTING?

logo

Wearable computer

 

Wearable computing: why it's about much more than an Apple iWatch or Google Glasses

GeekWire Radio: Wearable computing, and the future of sensors in our lives

Wearable computing: How technology will soon be stitched into our lives

Wearable computing steps out of fantasy

拓墣產研專欄-Google開啟穿戴式電腦時代

  • 2013-05-05 01:13
  •  
  • 工商時報
  •  
  • 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顧問尤克熙

 智慧手機和平板機的問世,顛覆了三十多年的PC產業,未來隨著智慧行動裝置面臨創新困境與低價化的衝擊,廠商勢必以低硬體毛利來應對,搶攻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為期能延續智慧行動趨勢,廠商也開始將研發與創新的重心放在穿戴式電腦(Wearable Computer)上。

 有別於Apple、Sony專注在智慧手錶(Smart Watch)上,智慧眼鏡(Smart Glass)在Google的帶領下,預料將在2013年底之前,為消費電子產業帶來一片新的顛覆浪潮,而隨著穿戴式電腦將正式成為大廠布局的智慧終端產品,這股浪潮也襲擊至Apple、Microsoft、Samsung、LG、Sony與百度等廠商。

 Google Glass

 將集軟硬整合大成

 根據Google公布2013年第1季財報顯示,高達92%的營收源自搜索業務,其中,從PC平台而來的營收更占絕對多數。近年來Google發展Android行動作業平台,雖然已躍居智慧行動裝置出貨量與累積裝置量的世界第一,但Android因為是開放式平台之故,真正受惠最多的是Samsung,而非Google。簡單來說,在Android智慧手機亮麗出貨量的背後,Google獲利能力不如一家採用Android平台的Samsung,這多多少少讓Google不得不重新審視其整體戰略。

 為了能開創屬於Google自身的獲利,Google決定在Google Glass上採取類似Apple iOS的裝置策略,就是軟硬體密切整合,且應用程式只能透過Google Play之專屬Google Glass進行下載,以達最佳的使用者體驗。

 2012年4月Google向世人宣布「Project Glass」時,說明了這是一副具擴增實境的眼鏡,可透過聲音控制拍照、視訊通話及辨識方向,甚至隨時上網、處理資訊與接收電子郵件。之後,Google對軟體開發商設下四原則,分別為「針對Google Glass設計」、「不能妨礙視線和行進方向」、「保持及時」及「避免意外」,從Google設下參與Google Glass軟體開發的條件來分析,可看出Google Glass是一個不同於智慧手機與平板機的智慧行動裝置,為突顯其獨特性,針對Google Glass設計的應用程式才能襯托出其優異特質。

 此外,為了安全考量,Google也限制五花八門且具危險性的應用程式,以避免不必要的事件發生,例如,當用戶戴上Google Glass,突然開啟一個應用程式時,先跳出一個廣告,對於用戶的視線將形成妨礙,這很容易讓用戶在行的安全上,造成難以彌補的災難。Google為了確信Google Glass的使用者體驗不要因為太多無謂廣告而造成使用者體驗差,進而對於一個新產品銷售產生負面衝擊,所以限制絕對是必要的。

 新商業模式

 依靠新互動模式來締造

 這一次Google Glass不讓軟體開發商透過廣告獲利,甚至設下許多關卡,對Google來說是非常少有的現象。

 從改變消費者模式的觀點來看,Google的搜索引擎在PC時代的確改變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下的使用模式,可是接下來幾年,無論是智慧手機或是平板機,改變消費者模式的功勞都屬於Apple。

 根據Google X Lab目前正在執行的幾個重要智慧行動相關產品,包含X Phone、Google Glass、無人駕駛汽車及智慧手錶等,Google期望透過這些新嘗試來改變僵固的商業模式,因為,Google自從購併Motorola Mobility之後,其在硬體上獲得更多支援,也有能力透過軟硬體與服務整合來改變只能單一依靠軟體與廣告的商業模式。

 以擴增實境為使用者介面的Google Glass,的確在個人層面或商業層面上都可改變人們互動方式與商業模式,這與智慧手機與平板機採用觸控為基礎的使用者介面是不同的。

 因此,Google Glass將開啟人與裝置間的新互動與商業模式,如果Google藉由Google Glass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進而找到新的互動與商業模式,而非單一依靠廣告獲利,則將成為真正的創新者,讓Google找到更寬廣的路。

 能否成為獨立裝置

 內建LTE是關鍵

 根據歷史經驗,Google習慣以「Trial and Error」方式,反覆經過幾代的測試與市場回饋,逐步找到市場需求的產品,因此第一代的Google Glass絕對很難跳脫這樣的窠臼,不過Google就是期望透過Google Glass的面市來創造下一個新時代來臨。而Google Glass能否成為獨立裝置,拓墣認為內建LTE將是關鍵。

 Google Glass 1.0只有內建802.11b/g之Wi-Fi與Bluetooth,可見得其在使用範圍上將受到一定的限制;換句話說,第一代的Google Glass仍是圍繞智慧手機或平板機的產品。一旦走出Wi-Fi無法連結的區域,Google Glass由於未能連結行動網路,因此就須依賴Bluetooth與Android手機進行連結,變成Android手機的配備,而非獨立之智慧行動裝置。

 未來Google Glass如果想成為一個獨立裝置,推出內建LTE晶片是必然趨勢,透過LTE的行動寬頻網路發揮Google在雲與網路服務上的優勢,以實踐真正的擴增實境與到處都可上網的境界。

 當然在此之前,Google須先行克服Google Glass使用壽命的問題,這一次公布Google Glass規格時,Google並未公布充一次電可使用之時間,而是以簡單的「一般使用可以長達1天」的模糊字眼來取代,可見如果內建LTE晶片,Google Glass使用時間將變得更短,所以,如何克服此難題,將是下一代Google Glass的主要課題。

 成功關鍵要素

 非硬體而是應用程式

 隨著Google Glass在2013年4月中旬送至軟體開發者身邊,Google期望這些軟體開發商能發揮創意,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應用程式,這在智慧行動市場是至關重要的成功要素。因此,Google旗下的Google Ventures,聯手Andreessen Horowitz與Kleiner Perkins兩家創投公司,將針對開發Google Glass的軟體開發商進行投資,鼓勵開發醫療、教育、遊戲,甚至運動方面極具創新力的應用程式,以拓展Google Glass的市場範圍。

 如果軟體開發商能針對Google Glass開發出不同風格的應用程式,甚至形成所謂的Google Glass生態體系,對於Google Glass的未來將有很大的幫助。

 Google Glass銷售模式

 考驗Google智慧

 如果Google於2013年底之前,以單純透過網路且以1,500美元的價格來銷售Google Glass,則其銷售量與影響力將受到壓抑,就如同Microsoft透過其專屬零售通路與網路且高價銷售Surface RT與Surface Pro一樣,不僅銷售通路受到限制,且在無法親身操作下,要消費者以高價購買新產品,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2013年底之前,Google勢必得在銷售Google Glass的訂價與銷售模式上,想出一個新模式,否則單單依靠Google網路銷售,且單價高達1,500美元,將面臨銷售不佳的窘境。

 這從近期Samsung尋求Best Buy合作,以店中店模式來銷售其品牌之智慧手機、平板、智慧電視一樣,Google必須從Apple、Microsoft與Samsung的零售通路策略中,找出一條適合自己運作的方式。

 這是一個智慧行動時代,也是一個使用者體驗的時代,Google不可能期望在消費者未親自操作下,就掏出1,000~1,500美元來購買一個新奇的產品,因此,Google必須改變銷售模式,這也考驗著Google的智慧。

 
 

吳金榮

從人類擁有各式各樣的科技設備後,大家的共同願望是,能方便攜帶這些有用的科技設備,可隨時隨地使用這些設備。行動電話即是滿足這種方便性的產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可以讓使用者隨時隨地擷取資訊,與全球各處連繫、溝通,因此市場快速擴張,成為最熱門的電子產品。

 

手機雖然容易攜帶,但是能夠穿戴在身上的電子產品,攜帶性更加方便。因此能夠穿戴在身上的電子設備,成為下一波具有潛力的產品。由於半導體科技快速進步,讓功能強大的電子產品可以放在很小的空間內,因此具無線傳輸等功能的電子產品,可以與衣服、眼鏡、帽子、腰帶等穿戴物結合,這類可穿戴的電子產品,歸類為穿戴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產品。 
全球2011年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1400萬套,到2016年依市場狀況的不同發展,有3種可能的預估出貨量,樂觀的狀況下可達1.71億套,最保守的狀況下為3900萬套,中等程度的市場情況下則為9300萬套。 

4年後出貨料逾1億套

穿戴科技產品可以長時間穿戴在身上,導入先進的電子功能的線路、無線通訊功能以及獨立的運算處理能力後,可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可分成4大類,健身及保健、醫療照護及醫藥、工業及軍用、和資訊及娛樂。
健身及保健穿戴科技產品,可用來監測使用者的活動及情緒。醫療照護及醫藥穿戴科技產品,可用來監測使用者的重要生理數據(如:心跳、血糖、血壓等)。軍用及工業用穿戴科技產品,則可以在軍事或工業環境中,傳送和接收即時資料。而資訊及娛樂穿戴科技產品,則可用來接收與傳送娛樂相關即時資訊,增進生活情趣。
最保守的市場情況預估,是沒有很多穿戴科技產品上市,及無法吸引消費者購買等。即使惡劣的出貨量,在2016年仍然能夠躍升為2011年出貨量的3倍。中等的市場情況,是假設缺少醫療用途的付費機制,以及主要廠商的產品線不足等。在此情境下,2016年穿戴科技產品的出貨量,可達到2011年出貨量的6.6倍。 

醫療照護是最大市場

樂觀的狀況,是多種先進的產品陸續上市,主要品牌紛紛推出新產品,在此情境下,2016年穿戴科技產品出貨量,將達到1.71億套的天量。醫療照護及醫藥是目前最大應用市場。以血糖監測為例,糖尿病患者須持續測量血糖以利治療,這激勵廠商推出可持續監測血糖的穿戴科技產品。Abbott、 C8 MediSensor以及Meditronic是這方面的領導廠商。 

 

可穿戴科技仍需解决的3个问题:准确性和效率
 

可穿戴科技仍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今年可以说是可穿戴式设备开始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元年。虽然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可能要到明年才会正式开始销售,但是Fitbit,Jawbone等公司都已经开发出了非常成熟的产品。

  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2年可穿戴式设备的出货量约为3000万。这个数字在今年将达到4800万。在众多可穿戴式设备中,Jawbone 是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而他们的腕带UP也将于近期进入中国市场。

  Jawbone 不久前收购了一家和自己类似的可穿戴设备公司BodyMedia。作为BodyMedia投资方,Comcast Venture的董事总经理Michael Yang近日在科技博客GigaOM上撰文指出,生产可穿戴式设备的公司目前还有三个核心问题有待解决:

  1,准确性和效率:

  现在的可穿戴式设备往往和智能手机一样有三个加速器,那样的话,一个加速器的误差就会对全局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果有更多感应器的话,那么监控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我们现在看到有心跳监控,皮肤温度监控等等。不过有了那么多感应器之后,综合考虑各项数据非常重要,但这也很难。

  当我们处理的问题是“个人健康”的时候,“足够准确”其实远远不够,甚至有可能误导用户。在医学领域,会有很多认真细致的调查,虽然这在可穿戴式设备领域看起来很难,但这些设备仍然需要更加准确。

  2,特定场合的特定产品形态:

  在2013年的CES上,各家公司都拿出了自己的可穿戴式设备,有的是腕带,有的是芯片,有的是手表,有的甚至像珠宝或者衣服。显而易见的是,现在各家厂商都在尝试不同的方法。那么,问题就在于未来是会出现一种类型的设备,还是多个合适不同场合的不同类型设备?

  随着天气的变化我们都会换衣服,那么未来我们也会因为自己行为的变化而更换可穿戴式设备吗?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在使用可穿戴式设备的时候是被动的在记录数据,那么很有可能我们会喜欢一种可以持续较就的设备。

  3,指导和咨询:

  可穿戴式设备的核心都是鼓励人们改变生活状态,多运动。任何塑身教练都会告诉学员,保持一个改变之后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所以对单个人来说,很少有减肥成功的。因此很多可穿戴式设备厂商都和一些塑身中心有合作,来确保用户能够达到目标。这种设备+服务的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而且数据分析专家也能根据记录的数据为用户提出更直接更可行的方法。(朱旭冬)

 

Google Glass
Google展示「會說話」鞋子

智慧型手錶

可顯示簡訊的隱形眼鏡

穿戴式科技:智慧布料2013

 

提前觸摸未來 盤點十大穿戴式科技潮品

可穿戴科技產品

 

 

 

iWatch將帶我們進入可穿戴科技時代?

這個新的科技時代將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你需要另外一款設備?”。Juniper 分析師 Nitin Bhas 認為,蘋果、谷歌以及微軟都相信,現在“計算”已經轉換一個新的方向。PC 已經被移動設備給排擠,而且這些移動設備日益便攜。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關于用戶隱私。非贏利組織美國隱私權信息交流中心(Privacy Rights Clearinghouse)此前發表報道,對移動設備上的數據的安全性進行分析,該交流中心的主任 Beth Givens 還提醒用戶,他們要注意自己采用這種技術的方式。他們認為這些數據都會存儲在云中,但是并不一定是安全的,而且谷歌的 Google Glass 也會監視你的一舉一動。

  那你是否真的還需要一款設備呢?我們敢打賭你肯定需要,而且這么一款設備看起來會更像我們現在已有的,比如皮帶、手表或者是眼鏡等。

  近幾年,蘋果和其競爭對手已經將他們的戰爭從桌面轉移至口袋。而現在用戶的身體則是他們新的科技競爭戰場,而可穿戴科技或許會成為 21 世紀的防彈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98compu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